科室导航 > 临床科室 >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> 科室资讯 >

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1例报告
时间:2016-09-28 来源:455医院作者:455医院 点击量:+3,958

    患者,女性,81岁,住院号:240388,因“进行性呼吸困难2年半,加重伴口眼干燥1周”于2012年9月27日入院。

    患者两年半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呼吸困难,呈进行性加重,于2010年8月25日住院,当时查动脉血气(呼吸空气)示:Pa0253mmHg,PaCO225mmHg;血清免疫学指标提示抗核抗体(+)(滴度1:1000,核型,着丝点型),抗着丝点蛋白B(+)和抗线粒体抗体(M2)(+), 抗dsDNA抗体、抗Sm抗体、抗SSA/Ro抗体、抗SSB/La抗体、抗RNP抗体、抗Jo-1抗体、抗Scl-70抗体和ANCA均为阴性。血沉、C反应蛋白及肿瘤标志物(CEA、CA125、CA153、CA199和AFP)均正常。胸部CT平扫提示两肺间质性改变和纵隔淋巴结肿大。肺功能检查提示肺通气功能正常,肺弥散功能重度减退(DLCO实测值占预计值57%)。CT肺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。当时考虑诊断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(undifferen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,UCTD)肺累及,I型呼吸衰竭。予以吸氧等对症处理,患者呼吸困难有所缓解于9月1日出院。出院后患者一直在家自行吸氧治疗并予以中药治疗(具体不详),但仍有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,于2011年4月17日再次入院,动脉血气分析(呼吸空气):PaO252mmHg,PaCO223mmHg)。血清免疫学指标提示抗核抗体(+)(滴度 1:3200,核型,着丝点型), 抗着丝点蛋白B(+)和抗线粒体抗体(M2)(+),其余检查结果基本同前,行心超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为25mmHg。因患者拒绝接受激素治疗,继续予以中药和吸氧治疗。患者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,耐受体力活动的能力进行性下降,肺动脉压逐渐升高,于2012年6月15日门诊复查心超提示肺动脉收缩压为57mmHg。肺功能提示弥散功能进行性减退(DLCO实测值占预计值55%)。一周前患者呼吸困难加重,伴口眼干燥再次入院。

    患者既往30岁左右开始四肢反复出现雷诺现象,每于寒冷季节或四肢受冷时发作,予以局部保温后自行缓解,本次住院期间肢体受凉后也多次发生雷诺现象(照片1)患者两个儿子也有雷诺现象。

    患者本次入院查体:T36.5℃,R25次/分,P92次/分,Bp115/75 mmHg,神清,精神尚可,面部及四肢末端皮肤粗糙增厚、透亮紧硬,口周皮肤皱纹呈“绷紧样”外观(照片2),双手手指呈“腊肠指”样改变(照片3),上颌左右第I、II、III牙齿颜色变深且末端断裂和残根存留(照片4)。双肺呼吸音粗,两肺底可闻及Velcro啰音,心率92次/分,律齐,P2>A2,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,腹平软,无压痛及反跳痛,双下肢轻度水肿。

    辅助检查:(2012-9-27)血气分析(鼻导管吸氧5L/min): Pa0250mmHg,PaCO225mmHg。(2012-9-28)血清免疫学指标提示抗核抗体、抗dsDNA抗体、抗着丝点蛋白B、抗Sm抗体、抗SSA/Ro抗体、抗SSB/La抗体、抗RNP抗体、抗Jo-1抗体、抗Scl-70抗体、抗线粒体抗体和ANCA均为阴性。(2012-9-28)胸部CT:两肺间质性改变,右下肺明显,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,心包积液(照片5~6)。(2012-9-28)心超提示肺动脉重度高压伴三尖瓣相对性中重度关闭不全,测肺动脉收缩压为76mmHg,肺动脉增宽(27mm),右室内径增大(37mm),右房左右径增大(49mm)。(2012-9-28)肺功能检查提示:肺通气功能正常,肺弥散功能重度减退(DLCO实测值占预计值48%)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治疗经过:患者入院后先后予以文丘里面罩吸氧,6~8L/min,速尿、安体舒通、欣康、果糖二磷酸、左卡尼汀、米力农,前列地尔和硝苯地平等治疗(拒绝激素和无创呼吸机治疗),患者呼吸困难曾一度有明显缓解,但10月26日复查心超示肺动脉收缩压上升为92mmHg,右室内径增大(40mm),右房左右径增大(50mm)。10月28日患者呼吸困难再次进行性加重,加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(IPAP10mba,EPAP4mba),并于10月31日起予以甲强龙(40mg,Q12h)静滴治疗三天,11月2日改为强的松(10mg,3/日)口服治疗,患者呼吸困难及口眼干燥有明显缓解, 11月19日复查心超提示肺动脉收缩压为90mmHg,右室内径增大(47mm),右房左右径增大(57mm),均较前进一步扩大。12月10日患者呼吸困难再次加重,四肢反复发作雷诺现象,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,反复出现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的表现,于2012年12月19日因心肺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。

讨   论

    UCTD最早由LeRoy等于1980年提出,以后Mosca[1]等在大量临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种关于UCTD的命名和定义,目前认为Danieli[2]等在1999年所采用的关于UCTD的诊断标准与临床情况比较符合,即具有某些结缔组织病的临床表现,但又不符合任何一种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断特点的疾病,它可能处于某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的早期阶段,或顿挫型,是否为另一种结缔组织疾病,目前未进行进一步的研究。UCTD发病年龄在18~67岁之间,育龄期女性多见,男女比例1:4~1:6,白人中发病率高,从患者出现临床症状至就诊时间平均为2~3年,平均为38个月。患者一般有乏力、低热和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,常见症状有关节肿痛、雷诺现象、皮肤粘膜损害等,而重要脏器如肾脏、双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等较少累及,多浆膜腔积液常见,但发病率较系统性红斑狼疮稍低,约11%,表现为胸腔积液、心包积液或两者同时出现。肺部病变可有肺间质纤维化、间质性肺炎或内源性类脂性肺炎等,肺间质纤维化多起病隐匿,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,肺功能提示弥散功能减低。心脏病变可累及心脏全层,包括心包炎、心肌炎和心内膜炎等,临床常有胸闷心悸及呼吸困难等症状,心电图可有各种心律失常及ST-T改变等。大多数UCTD患者自身抗体谱单一,仅有一两种自身抗体的阳性,不符合任何一种明确结缔组织疾病自身抗体的诊断,患者血液中抗核抗体阳性多见,平均阳性率为58%。最近,国外不少临床研究[3-5]对UCTD的特点和转归进行了探讨,多数学者认为部分UCTD经过一定的时间可发展为明确的某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其中大约30%的UCTD在几年以后可发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、干燥综合征、多发性肌炎/皮肌炎或系统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。

    本例患者为81岁老年女性,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,伴口眼干燥,查体可见面部及四肢末端皮肤粗糙增厚、透亮紧硬,口周皮肤皱纹呈“绷紧样”外观,口腔牙齿末端断裂和残根存留以及严重的龋齿和齿龈炎。两肺底可闻及Velcro啰音。患者有反复发作的雷诺现象。发病后外院多次检查抗核抗体阳性、抗着丝点蛋B阳性、和抗线粒体抗体(M2)阳性,其余相关抗体均为阴性。多次检查血气分析提示Ⅰ型呼吸衰竭,肺功能提示弥散功能的重度减退,胸部CT提示肺间质性的改变。根据本例患者的临床表现、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,考虑该例患者主要为结缔组织疾病累及肺部、外分泌腺、皮肤、牙齿及血管,但又不符合任何一种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断特点,最终诊断为UCTD。本例患者起病两年来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,严重低氧血症,胸部可听到明显的Veclro罗音,但胸部CT检查并未提示有非常明显的肺间质纤维化和蜂窝肺的改变,而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压的进行性升高,这种肺动脉压的进行性升高是否与UCTD累及肺小血管,发生慢性血管炎,以及长期慢性缺氧引起肺小动脉痉挛收缩有关。

    治疗上目前UCTD尚无特效性治疗,部分轻型者可以予以吸氧等对症处理,病情严重者可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,一般泼尼松0.5mg/kg.d,尽快减量至10mg/d,小剂量维持,以减少激素不良反应发生。病情晚期患者,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不理想,预后不佳。本例患者年龄大,激素开始治疗时间晚,在出现明显症状后两年才同时使用激素治疗,效果差。

    从本例病例中,临床医师可以对于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,除呼吸科常见疾病外,应该考虑到风湿免疫性疾病对肺的累及,也是弥漫性肺部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,以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。

照片1:雷诺现象(手指末端变紫).jpg ( 51.30k )
照片2:口周皮肤皱纹呈“绷紧样”外观.jpg ( 62.16k )
照片3:手指呈“腊肠指”样改变.jpg ( 54.79k )
照片4:上颌左右第I、II、III牙齿末端断裂和残根存留.jpg ( 69.48k )
照片5:患者双肺胸膜下可见间质性改变.jpg ( 89.00k )
照片6:纵膈多发淋巴结肿大.jpg ( 61.21k )
上一篇:
下一篇: 《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》
官方微信
智能客服
在线咨询